close
請伴隨著NEWS-太陽のナミダ一塊欣賞~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s.pixfs.net/f.pixnet.net/images/emotions/017.gif)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s.pixfs.net/f.pixnet.net/images/emotions/017.gif)
-
P.40I41
"認知領悟"與"認知地圖"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s.pixfs.net/f.pixnet.net/images/emotions/032.gif)
最早提出認知領悟學習的是德國心理學家柯勒,使用猩猩的實驗(猩猩自己思考後使用手邊工具取得食物)說明猩猩沒有做出嘗試的行為,而是在"盤算"解決問題的方法,在突然間表現出解決問題的行為,這就是一種運用思考而產生得認知領悟。
科勒:
[頓悟]還得很突然,通常還要停頓一下,黑猩猩找答案時,會坐在那裏歪著頭,轉動眼睛研究目前的情況,然後才突然頓悟。一旦找到正確得方法後,他們就不會再犯錯。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s.pixfs.net/f.pixnet.net/images/emotions/032.gif)
在沒有任何獎賞或懲罰的情況下,我們還會學習。
大腦仍會以潛在學習的方式讓你學到東西。
心理學家托爾曼讓老鼠在迷宮裡跑十天後老鼠自動記得迷宮的路,在有需要的時候派上用場。
認知地圖建立後,一旦需要這些知識,認知地圖的學習效果就會立即表現出來。
EX:如我在中山地下街由別人帶著走過一遍後,上星期天自己找道路從中山站走到北車呢~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s.pixfs.net/f.pixnet.net/images/emotions/012.gif)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s.pixfs.net/f.pixnet.net/images/emotions/009.gif)
建立認知地圖並不需要有立即的增強物,而是需要憑藉我們的認知能力。
-
P42I43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s.pixfs.net/f.pixnet.net/images/emotions/032.gif)
人有觀察模仿的學習能力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s.pixfs.net/f.pixnet.net/images/emotions/032.gif)
心理學家班杜拉:
人們除了用連結與認知方式進行學習,更多的時候,會在社會中觀察模仿別人的行為以學習經驗或教訓。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s.pixfs.net/f.pixnet.net/images/emotions/032.gif)
當我們觀察某些行為時,還必須經過自己評估,最後才決定會不會模仿該行為。
觀察學習會不會發生受到以下因素影響
- 注意到觀察對象所表現出來的行為,且該行為是明顯而容易被清楚辨識的
- 把觀察到的行為放在心上
- 學習者有能力表現該行為
- 被觀察的行為有明確的行為後果
- 行為結果必須對學習者有正向增強,不論是外在增強或自我增強,學習者表現該行為後會覺得滿足
- 學習者對被觀察學習者本身有正面的評價
- 有機會表現出該行為
- 學習者和被觀察模仿者之間的人格特質或所處情境相似
社會觀察學習必須經過學習者的判斷才會發生
-
P44I45
我們怎麼記住事情?處理記憶的系統
感覺記憶
短期記憶
長期記憶
訊息
(輸入)
感覺記憶(未受注意的訊息很快便消失)
(注意刺激)
短期記憶(未經複誦的訊息很快便消失)(維持性複誦)
收錄(精緻性複誦(理解))
(提取記憶)長期記憶(部分訊息一段時間後喪失)
*短期記憶具有工作能力,所以也被稱為"工作記憶"
じゃ,お疲れ様だした~
全站熱搜